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教师参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训心得体会2篇

时间:2024-01-05 18:42:59
教师参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训心得体会2篇[本文共3920字]

通过这次全市教育系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培训的学习,我收获很多,要始终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重要论述精神,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围绕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民族团结问题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深刻回答了民族团结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面临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提出了新时代加强民族团结的新理念和新思路,内涵丰富、思想深邃,为引领全国各族人民做好民族团结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我认真总结学习,切实将习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重要论述精神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进一步做好民族团结工作。

一、坚决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民族工作成功的根本保证,也是各民族大团结的根本保证。要坚持党的领导,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践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凝聚各民族、发展各民族、繁荣各民族。要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学习以及民族团结教育,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各项工作,把各族干部群众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不断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二、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加强民族团结,根本在于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长期探索形成的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维护民族平等团结的基本政治制度,是国家制度体系和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坚持统一和自治相结合、民族因素和区域因素相结合,把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落实好,帮助民族自治地方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为此我积极主动做政策的宣传者,了解和解决群众的困难,全力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向纵深发展。

三、坚持维护民族团结

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和核心内容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所追求的目标。社会主义社会各民族之间的团结,是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党的团结为核心的,是以社会主义制度和祖国统一为基础的。作为中国民族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几方面的含义:1、反对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2、维护促进民族团结。民族团结包括不同民族之间的团结,也包含着民族内部的团结。3、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共同促进祖国的发展繁荣。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进步的必要前提。4、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是社会安定、国家昌盛和民族进步繁荣的必要条件。中国的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有着内在的联系。民族团结的原则要求各族人民热爱祖国、维护统一,反对一切破坏团结、分-裂祖国的活动。民族问题是社会总问题的一部分,具有普遍性、长期性、复杂性、特殊性、国际性和重要性。民族问题关系到国家的治与乱,民族问题处理不好,将打乱国家的经济、政治秩序,造成国家动荡不安;民族问题关系到社会的进与退,任何国家和地区都不能在矛盾、冲突、动荡和不安中进步;民族问题关系到人民的福与祸,民族问题处理得好,民族团结和睦,就会天下大定、国家大治、社会快速进步,人民安局乐业。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民族问题和民族关系,把民族问题和民族关系列为我国五大关系之一。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我们国家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四、坚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加强民族团结,基础在于搞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维护民族团结,要重视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但民族情感有时是超越物质利益的,思想意识同样重要。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做到统一和自治相结合、民族因素和区域因素相结合;坚持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切实维护了民族地区的稳定,增强了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五、坚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国家统编教材使用工作提出的“三个必须进一步”的重要批示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全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它是以全中国为实施范围的一部国家语言法典,尤其是在我们这样少数民族地区更要认真贯彻落实其中各项规定,语言文字事业具有基础性、全局性、社会性和全民性的特点,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支撑力量,事关国民素质提高和人的全面发展,事关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事关历史文化传承和经济社会发展,在国家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在我县推进国家统编教材使用工作中,我将已学习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国家统编教材使用工作中提出的“三个必须进一步”批示精神,为推进国家统编教材使用安保工作的重大胜利作出贡献。

坚持维护民族团结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应尽的责任,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勇于担当,敢于奉献,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民族团结进步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教师参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训心得体会2

通过三天的学习,自己对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特别是认真聆听了朱书记、为民部长及赵丽华老师的讲解,使自己在思想深处产生了极大的共鸣和震撼。现将自己的学习体会和感受向各位领导和同仁做一个汇报,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6月29日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时特别强调:政治上的坚定来源于理论上的清醒,政治上的自觉来自于思想上的自觉。

这次教材事件的深层次原因是我们在民族工作中的指导思想出现了偏差,而这一偏差出现的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我们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思想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的学习和认识把握和理解的不够。但一个智慧和优秀的民族在某种意义上其智慧和优秀就体现在其纠错能力上。因此,纠正这种偏差,反对狭隘的民族主义,更好地熔铸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真正地凝聚成中华民族大家庭,就必须从根本上依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个强大的思想武器,并且只有真正的对这一伟大的思想学深悟透,才能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才能从思想深处牢固树立起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才能切实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正确处理好“共同性”与“差异性”之间的关系、“统一”和“自治”的关系。这一关系逻辑的体现在:“同”是 “必须同”,“异”是“可以异”;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就必须要做到“两个结合”,即团结统一是国家的最高利益,是各族人民共同的利益,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前提和基础。没有国家的团结统一,就谈不上民族区域自治。

只有在思想观念和理论起点上牢固树立起“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真正从认识自觉到行动自觉,才能实现把理论自觉真正转化为政治自觉。

二、从“三个离不开”到“五个认同”,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新中国把民族平等作为立国的根本原则之一,各民族共同当家作主,反对任何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确立和巩固了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引导各民族走上社会主义道路。这是我国民族关系史上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上大学时学的《民族理论》一课,“三个离不开”到现在一直记忆犹新:“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这“三个离不开”是当时很重要的处理民族关系的重要指导思想,“三个离不开”也发挥了其应有的作用。今天,时代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族理论和处理民族关系的指导思想也应与时俱进。“五个认同”在今天这个时代更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凝聚力和感召力。在中国这块大地上,作为中华儿女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公民,无论哪一个民族,都必须要有“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

我们知道推动民族工作要依靠两种力量,一种是物质力量,一种是精神力量。但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并不会自然而然带来人们思想认识水平的提高,必须依靠一种精神和思想的东西,而“五个认同”为此提供了的强大的思想武器,并为此构筑起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

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就必须积极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因为,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是民族团结之魂。文化认同解决了,对伟大祖国认同、对中华民族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才能得以真正的巩固。

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我国文化宝库中的诗经、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既有大量反映少数民族生产生活的作品,也有大量少数民族作者的创造。藏族的《格萨尔》、蒙古族的《江格尔》、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并称中国少数民族“三大英雄史诗”。在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中国项目中,少数民族的占到三分之一。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贡献。各民族要相互欣赏、相互学习,共同进步。正如费孝通先生在看待民族关系时所推崇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中华民族为什么几千年能够生生不息、不断发展,中华文明为什么能够代代相传、从未间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我们有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和纽带的民族精神,有一脉相承的价值追求。今天,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决定着各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的存在方式和发展方向。

三、深刻理解和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深刻思想

通过在本次培训班的认真学习,特别是对总书记2019年在全国民族团结表彰大会上讲话的学习,我对“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其中感触最深的是总书记运用大量的史实阐述的:“中华民族是多元一体的,是先人们给我们留下的丰厚遗产,也是我国发展的巨大优势”;“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我们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我们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 ;“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 ;“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中华民族情感的共同体、是中华民族命运的共同体、是中华文化的共同体、是中华民族政治共同体、是中华民族利益共同体”。

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价值观、人生观、祖国观和民族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作为一名高等学校的教师,同时又是一名学院的党务工作者,我一定要好好学习,首先要在自己的内心深处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我做起,从自身做起,同时把爱国主义、爱我中华的种子拨入年轻学子的心灵深处,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青年一代的心田中生根发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教师参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训心得体会2篇[本文共3920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