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为了自由的呼吸》读后感

时间:2024-04-23 02:18:49
《为了自由的呼吸》读后感[本文共7778字]

读《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有感

-----宇峰小学 刘光艳

假期里除了读了几本名人传记外,还读了一本《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一书,这本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这本书中,李希贵老师分别以教学、教育、管理这样三条主线,把源于自己教育实践中的小故事串联起来,同时融入自己对教育的独特感悟与思考。

李老师以自己的语文教学实践与改革为依托,为我们展示了一幅非常动人的语文教学图景。正如他所言:?长期以来,用数理化的教学方式来进行语文教学,已经严重违背了语文学习的规律,训练代替不了积累,没有大量的诵读、涵咏、感悟和体验,语文水平便不可能提高。?他指出:?不好‘读书’,而好‘甚解’正是当前语文教学的最大弊端。在我们 平时的教学中也会看到这样的现象:一篇课文初读之后,就会设计各种所谓的主线问题叫学生去分析理解。试想‘一篇文章学生都没有达到读顺、读熟、读懂,如何才能够感悟理解文章的内容呢?古人云:?书读百遍,其意自见??读的熟则不待解说?都很好的说明了读的作用。李老师的好?读书?而不好?甚解?的观点给我很大的启示。

正如他在 “寻找语文原生态”的那一章中所者阐述的:在语文课堂教学上并非教师讲的精彩,学生就会学的精彩。

我由此想到了自己读初中时的语文老师,他是一位男老师,学识不错,但是却有些口吃,讲话的声调也很低,所以他上课时通常是讲的很少,课堂的大多时间都是给我们布置任务让我们自学,他但凡开口讲时声音也不高,害的我们只要他开“金口”我们就得侧耳倾听,唯恐露漏掉。偶尔课间时路过别班,看着别班语文老师神采飞扬口若悬河的讲课,当时那个羡慕啊,心想:不知自己三年下来语文成绩会如何?中考后出乎意料,我们班的语文成绩遥遥领先。由此可见,也许语文老师要死要活的教,对于学生来说,并非完全有益。这个例子让我深刻的感受到,老师讲的多少与学生的成绩并没有直接成正比。

在平日的语文课堂教学中,特别是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我遵循的原则是尽力杜绝分析理解课文,而是在课堂中设计各种朗读的形式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让学生乐读、多读、从读中感悟原本浅显的课文内容。

李老师在书中还提到:“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多是在于教师充分激发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依靠学生大量的课外阅读获得的。”

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在谈到课外阅读的作用时说过:“可以回忆自己的学习过程,得知之于老师课堂上讲的占多少,得知于课外阅读的占多少。我想大概是三七开吧,也就是百分之七十得之于课外阅读。所以,我也在我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尝试着引导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来积累。每次接新班都坚持引导鼓励学生自主阅读课外读物: 首先用好教学的辅助用书,《新阅读》,这本书按照主题编排文章—---鲜明而新颖,每个年级各有侧重—循序渐进。是为每个小学生准备的一份激发阅读兴趣的“营养套餐”。从一年级开始我一直坚持把新阅读和教材配套使用,引到学生认真读好每篇文章,并且对于课后的问题都引到学生自主解决,对于书中的“名师提示语”“妙笔写我心”及单元导读的精彩文字我还鼓励学生背诵下来。六年下来,光从这本书中学生就积累了600多篇优秀的文章。

其次,我还鼓励学生要经常逛书店买书,到区,市读书馆办书证借阅图书阅读,班级百分之八十的学生都有区、市读书馆的借书证;

另外,从一年级至今我还鼓励学生把课外书带到学校来,只要写完作业,或者是课间的时候,学生都拿出课外书来看,孩子们也很乐于就课外书的内容彼此交流。有时孩子们兴致所致上课的时候也把课外书拿出来看,我也从不严厉的批评他们,只是告诫他们应该在合适的机会再看课外书。现在班级里的大部分学生都以读书为乐。大量的课外阅读使我的学生们视野开阔,知识丰富,文字的运用能力增强。

这次假期里读了李校长所写的《为了自由的呼吸一书》更坚定了我把课堂自主权还给孩子们,“学生已经会的不讲,学生能够学会的不讲,讲了也不会的不讲。”还要继续引导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实践,特别是在阅读名著上多下功夫。广览博读,正是学好、用好语文的必由之路。

回味李希贵老师的人生历程与教育理念,除了由衷的敬佩之情,留给我的更多的是启迪与反思,作为教师的我,在学习、享用李希贵先进的教育理念的同时,最重要的是继续尝试,在尝试中反思,在反思中升华,不断丰富、拓展李希贵的教育理念,使自己成为一个真正做教育的人,一个真正懂教育的人。

第二篇:《为了自由的呼吸》读后感

《为了自由的呼吸》读后感

黄春梅

终于借到了《为了自由的呼吸》这本书,如获珍宝。细细读来,收获匪浅,让我在教育教学中找到了一盏指明灯。

《为了自由的呼吸》是原潍坊市教育局局长李希贵在2014年出版的带有自传性质一本书。该书比较真实地记录了作者在高密四中档语文教师、校长,以及出任高密一中校长,高密市教委主任,山东省教育局长的心路历程和理性思考。他用朴实的语言和一个个鲜活生动的、亲身经历的点点滴滴的教育故事,展示了他追求“自由呼吸”的教育理念。读后感触颇深。

在《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中,李希贵用三条主线将若干取自生活,源于实践的小故事串联起来,每个故(请关注:wwW.)事都融入了自己对教育独特的感悟与思考,那点滴心语,可谓画龙点睛。这三条主线分别是教学线、教育线和管理线,而统领这三者的便是一种“人”的精神,一种尊重人、欣赏人、珍爱人的可贵思想

“教育其实很简单,一腔真爱,一份宽容,如此而已。”这是《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楔子里开篇语中的一句话,也是道出了教育真谛的一句话,令我感触颇深。“教育本来挺简单,只是我们人为地把它搞复杂了。把孩子们当作活生生的人来看待,让校园里充满民主、平等,让老师、学生在校园里自由呼吸”,从而“到达心灵之花自由开放的生命田园”。而反思我们的教育,为了所谓的提高学生成绩,我们只顾眼前的利益,把学生大量的时间用在机械重复的作业上,课堂上大量的讲解挤占了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把学生当作接受知识的容器,老师非常认真地在告诉学生真理,其结果呢?老师的辛勤付出换来的是学生学习兴趣的低落。书中有这样一句话“什么时候孩子们在我们的课堂上学会独立思考了,什么时候孩子们能够探寻属于自己的答案了,我们的教育也就成功了。”这句话很简单,但很有道理,我们老师的任务不应该是告诉学生真理,而应该是引导学生去发现真理。俗话说:差的老师只会给学生带来奉献,而好的老师会教给学生学会真理。

管理上,让学生自由呼吸。 他注重经营学校文化,在高密四中提出了“永不屈服”、在高密一中提出了“为四十岁做准备”的极具个性化的校训,以振奋师生的斗志,内化为每一个人的生命动力。他始终站在学生和教师的角度思考问题,经常思考教育应给学生留下什么?提倡民主从课堂开始,着力造就一个“选择的校园”,给学生创造更多的“第一次”,哪里闪光就打造哪里,让学生在校园里“自由呼吸”。对于一位校长而言,成就 ……此处隐藏2764个字……能叫做管理的。每一个被管理者都是活生生的个体,你不把被管理者放在应有的位置上尊重他们,理解他们,甚至热爱他们,你的管理就不会有太大的成效。”这是李老师对“管理”一词的诠释。在教育管理工作中,不管你是哪一个级别的领导,或是任教哪一个学科的普通教师,都要和活生生的人打交道,领导管理教师需要尊重,让每一个教师都感到自己重要;教师管理学生需要尊重,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到自己重要。只有树立了这样的思想,抛弃以权压人的传统管理理念,才能使我们的教育焕发生命的活力,实现真正自由呼吸的教育。

“教育无痕,有效的教育是把教育目的隐藏起来的教育,是不动声色的教育。”教师需要解放。

“教不严,师之惰”。如今我们的老师管得不谓不严、不谓不宽,但厌学的同学仍有增加的趋势。是师惰,还是生惰?都不是,是我的教育出了问题,或者说教学方法出了问题。李老师说:“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书中列举了没有老师的语文课事例,说明“学生的成长固然需要老师的引领,但归根结底是学生自己在成长,我们永远无法代替他们成长。”教师的作用就是欣赏!欣赏学生,欣赏他们的创造,欣赏他们的成果。“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

“我们常常过于看重管理的权威,却往往忽略了管理的终极目的:一切都是为了人的发展。如果以牺牲孩子的前程命运作为维护管理权威的代价,这不但背离了管理的初衷,而且这种管理最终必然走向死胡同。”、“我宁肯教出一个成绩不合格的学生,也不愿教出一个人格上不诚实的学生。”这些正是我们教师所要探讨的课题。

学生需要张扬。

让师生能够自由地呼吸、自主地发展是李希贵老师一贯倡导的。韩愈在《师说》中说:“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学生的学习手段和学习内容较过去有很大的变化,塑造自我、展示自我、成功自我的愿望也较迫切。有人说这是浮躁的表现,是急功近利,李老师指导我们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

“教育的本质是解放人――包括人的智力和心灵、思维和情感,而不是束缚 1

人、压抑人、限制人。”陈景润教不好初中数学,不影响他成为数学家;比尔盖茨大学未毕业,不影响他成为全球首富。为什么我们对学生的要求要千篇一律呢?“学生的潜能就像空气,可以压缩于斗室,可以充斥于广厦――就看我们给他们提供什么样的空间。”是树苗,我们就把他培养成参天大树;是麦苗,我们就把他培养成丰收的麦穗。如果小草也能结出稻谷,还要农民干什么?实际上,我们的教育,有时就是不论你是树苗,还是麦苗、稻苗,都用一个标准去衡量,让你长成参天大树,苦了孩子,也害了教育。

读完了《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我仿佛呼吸到了一股新鲜的空气,但我们也应该明白真正实现或拥有自由呼吸的教育是件不易做到的事。作为教师的我们,在学习、享用李希贵先进的教育理念的同时,最重要的是继续尝试,在尝试中反思,在反思中升华,不断丰富、拓展李希贵的教育理念,使自己成为一个真正做教育的人,一个真正懂教育的人。

第五篇:《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读后感

《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读后感

顾媛

在《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的一书的字里行间充满着智慧,没有空洞的理论,没有呆板的说教,李希贵校长用最朴实的语言,用一个个生动的、亲历的教育案例,展现了他的心路历程,展示了他的鲜活理念,揭示了教育教学的本质规律。

一、善于读书,使人明智

前苏联作家高尔基说过:?凡是我所有的好东西,都要归功于书。?我国也自古就有?读书改变命运?的说法,李希贵老师的人生历程或许能作为这些话的映证。李老师之所以能从教师---校长---局长---教育家一路走过来,跟他通过读书进行的大量的阅读积累及对这种阅读积累进行的思考和利用是分不开的。从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怎样培养真正的人》,到松下幸之初的《经营人生的智慧》;从约翰?基西克的《理解艺术》,到玛丽?凯的《掌握人性的管理》……从教育理论专著到别类书籍,李老师从不同种类的艺术中挖掘出教育的思想,将其用于教学、教育、管理。也正是有了这些思想,李老师从独善其身到兼济天下,有了?每天十分钟? 、?act语文教改实验? 、?语文实验室计划?、?朝阳读书计划?、?百万人家尽读书?、?亲子共成长?等一系列别具一格的读书活动。李老师走到哪里,就把读书的种子播撒到哪里。他以自身和专家、大师的成长经历,告诉每一个孩子和每一位家长: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

二、善于悟道,创新出彩

悟,奠定了他的教育理想的?底色?,以自己的语文教学实践与改革为依托,为我们展示了一幅非常动人的语文教学图景,但最可贵的则是其中闪耀的人文思想的火花。正如他所言:?长期以来,用数理化的教学方式来进行语文教学,已经严重违背了语文学习的规律,训练代替不了积累,没有大量的诵读、涵咏、感悟和体验,语文水平便不可能提高。?他指出:?不好‘读书’,而好‘甚解’正是当前语文教学的最大弊端。?他的?每天十分钟?让阅读成了孩子们生命中的一部分,他的?语文实验室计划?,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让

孩子们切实拥有了语文学习的自主权和阅读选择权,他还提倡?说你想说的,写你想写的,让写作成为情感的一种自然的表达方式,成为生活的一种真实的需要。?他的语文教学改革虽然冒着极大的风险,最终还是成功了,因为他相信,?一项改革只要触及了教育的真谛,只要接近了学生成长的规律,它没有理由失败!?

三、善于改革,无所畏惧

他注重经营学校文化,在高密四中提出了?永不屈服?、在高密一中提出了?为四十岁做准备?的极具个性化的校训,以振奋师生的斗志,内化为每一个人的生命动力。他始终站在学生和教师的角度思考问题,经常思考教育应给学生留下什么?提倡民主从课堂开始,着力造就一个?选择的校园?,给学生创造更多的?第一次?,哪里闪光就打造哪里,让学生在校园里?自由呼吸?。对于一位校长而言,成就教师与成就学生一样重要,因为?教师以什么样的心态理解生活,就将以什么样的方式对待教学?,在当代的中国,让师生们在考试的

重压下自由地呼吸、自主地发展才是一位校长需要永恒探索的课题。

边读书,边让我佩服起李希贵校长来,他是真正的用?心?在做教育,真正的为了每一位学生的未来发展着想,我想能成为李校长的学生一定是幸运的,更是幸福的,可以?自由呼吸?。还有一点在李校长身上也深深的体现出来了,那就是?方法总比困难多?,李希贵校长在教育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我想我们很多老师也一定遇到过,可是,往往是草草了事,没有为学校、为孩子真正解决过。总之,《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是值得一读的好书,无论是管理者还是教师,都会从中受到很多启发。

本网推荐访问其他文章:

《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读后感

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读后感

《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 》读后感

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 读后感

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读后感

《《为了自由的呼吸》读后感[本文共7778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