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论文范文

小学2014年秋季教学教研工作计划(精选多篇)

时间:2024-01-27 18:42:49
小学2014年秋季教学教研工作计划(精选多篇)[本文共11843字]

第一篇:小学2014年秋季教学教研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围绕《xx中心小学xx年秋季学校工作计划》提出的各项任务和目标,以实施素质教育为主线,以强化教学管理为抓手,以推进课程改革为重点,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强化责任意识,团队意识,研究意识,充分发挥教导处、教研组的研究、指导和服务的职能,提升教科研工作水平,努力开创我校教学教研工作新局面。

二、主要工作及措施

(一)扭住一个中心-----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我们要将“全面提升教学质量”作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努力寻求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全面提升教和学的水平。

1、落实好当堂达标、单元过关和各年级教学质量检测,及时进行质量分析,并定期进行教学调度。监测结果将作为教育决策和指导学校、教师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认真抓实、抓好。

2、切实提高毕业班教学质量。

本学期将落实毕业班的阶段考制度,由校际教研组安排好教学片毕业班教师的轮流命题工作,由各教学片组织命题,并要做到及时认真批改,及时正确评价。同时大家要积极共同研究探讨毕业班的教育教学工作,有效使用教学资源,尽力避免教学的盲目性。坚持“课堂抓主流,课外抓辅导”的做法,加大六年级的培优补差力度,因人而异,讲求实效,确保毕业班三率(单科及格率、全科及格率和综合比率)均达到全县平均线上。

(二)突出两个重点-------课改实验和校本研修

1、深入实施课改实验

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也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要把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的中心任务,稳步推进新课程实验工作。

(1)继续做好新课程教材的学习培训。立足校本,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组织教师参与学习培训;继续组织教师参加各级与课改实验工作相关的业务培训与教学研讨活动,同时也要创造条件,邀请专家到我校讲学,进行课堂教学引领。

(2)强化“五个一”的新课程教师成长档案制度。每位教师都应在教学业务档案中建立“五个一” (读一本好书;写一篇有质量的教学反思/论文;编一份较高水平的期末试卷;设计一节优秀教案;上一堂优质课)的教师专业成长专档。该专档作为学校教学常规检查的必查项目之一。

(3)举办新课程教学现场研讨会,创造条件最大限度地发挥课改基地校和部分“龙头”学校的示范和辐射作用,整合资源,让资源利用最大化。积极开展新课程标准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研究,提高课堂40分钟即时效率。注重发现典型,总结经验,及时交流,相互学习,相互促进。

2、深入开展校本研修

科研是教师成长、学校发展的重要途径。本学期,要着重抓好以下两大工作:

(1)深化校本研训,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以不会的随时向会的请教,熟练的教不熟练,以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方式为途径,努力提高教师的整体水平和能力;以课堂教学为抓手,以课例为载体,教师分层(实践型、成长型、研究型)制定专业成长计划,教研组整合教师专业成长计划,提出针对性较强的校本教研计划,并积极落实到位;继续开展骨干教师荐读活动,积极倡导教师将理论学习与自己的教育行为结合,努力开展“同课异构、同课走班”“个案研究、叙事研究”等日常性行动研究,继续开展优秀论文、案例和优质课评选活动,努力提高校本教研水平。

(2)加强过程性管理,扎实推进各项课题的研究进程。

中心小学两个省级“xxx”陶研立项课题要按计划规范实施,保质保量做好这些课题的过程性工作,积累好原始资料,并举行一场有水平的成果推广研讨会,征集一批优秀课题论文、案例、设计等进行汇编。县级“xxx”第二批课题要认真做好第三阶段的研究(结题研讨),要努力让课题研究引领一批青年教师,锤炼一批骨干教师。

 (三)搭建三个平台,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坚持以人为本,研训结合,以研促训,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搭建平台,努力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1、学习交流平台——“骨干教师每周荐读”和校刊《桥风》的定期出版。这是一个融自主学习反思与同伴互助于一体的平台,让广大教师互学共进。教师的读书心得体会,教育教学的故事、论文、经验等都在这里交汇、碰撞,引领教师吸取教育前沿理论,指导教师的教学实践。

2、专业引领、带动平台——骨干教师讲学(经验讲座或课堂教学展示)和“走出去”“请进来”的专家讲学。本学期,要大力挖掘校本资源,充分发挥现有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等骨干力量的引领作用,开展课堂研讨、专题讲座、教师座谈等校本培训活动。

3、教学展示平台——教师教学岗位技术练兵比赛、课改“龙头”校的课题(专题)研究暨课堂教学开放活动及各种优质课优秀论文评选活动。本学期要针对本校实际,结合教育局及教师进修学校评优活动,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开展相应的评选活动。

(四)强化四项工作,确保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1、加强教学常规教研与管理,努力在管的科学上求突破。

(1)从备课(提高有效性)、上课(体现时代性)、作业(加强精选性)、辅导(注重及时性)、评价(倡导发展性)等环节入手,修订、完善科学化、人文化、精细化的教学管理体系,为教学工作高效、有序运行奠定基础。各校要结合教师绩效考核,严格教学常规“月检”制度,积极开展自查整改和评比活动,使每一名教师扎扎实实做好应该做好的本职工作。

(2)严格执行省颁《课程计划》,要开齐学科,开足课时,保证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顺利实施。中心小学将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教学常规检查,加强教学“五环节”落实情况的检查,做好过程性的文字记载、情况反馈,整改跟踪等,不断规范教学管理,全面落实《课程计划》,保证教育教学有序运转。

2、加强教学常规监控与评价,努力在评的科学上求突破。

(1)严格考试管理,强化过程性评价,突出评价的发展功能,小学生学业成绩评价实行日常评价与期末综合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法,成绩评定实行等级制。

(2)考试的综合比率(及格率、优秀率和巩固率)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成果之一,是上级主管部门考核我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是影响社会与家庭对学校满意度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考核教师教学业绩的重要指标之一。对于综合比率较差的班级,学校将进行定期与不定期的教学调研与监控指导。

3、加强教研组(备课组)建设,努力在研的特色上求突破。

(1)发挥备课组的职能作用,备课组既要加强组内研究,使备课组活动落到实处;又要注重组外交流,使教研组活动求得实效。工作中要不断阅读、不断学习,学理论文章,学他人实践,勤记录:做好文摘;善分析:理好所得。

(2)本学 ……此处隐藏7771个字……用信息技术优质服务教学的问题。强化教师所教学科专业知识的巩固与提高,努力提高教师参与全市业务水平考试的合格率和优秀率。制定“名师”培养计划,提高学校骨干教师的占有比率,实现地级“名师”零的突破。三是全天开放阅览室,开展“我读书,我快乐”、“书香伴成长,课改显智慧”等主题活动,从领导到教师,从教师到学生,从学校到班级,从学科组到年级备课组,大兴读书之风,培养师生的文明行为和儒雅气质,努力创建书香型校园,塑造学者型教师。

2、把教师的校本培训做实。学校组织多种形式的培训活动,通过活动拓宽教师知识面,转变传统教学观念,重构教学知识结构,适应课改教学要求。学校把本校教师的发展放在第一位,抓住提高质量的这一核心要素,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学校的发展,应着力于教师的发展,为本校教师谋好“福利”。一是组织培训学习。校本培训在组织形式上实行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师德和电教利用星期日学校集中组织培训;新课程学习由备课组和教研组利用集体备课和教研活动时间组织培训学习;学校每学期安排一定经费,组织专任教师外出学习与培训,力求做到“四不”,达到“九个一”的要求。即:学校不要以经费短缺为由而不安排教师外出学习培训,学校不要因领导对学科认识的偏差而不安排语、数、英以外学科教师外出学习培训,学校不要因为了照顾教师情绪或关系而排序轮流安排,学校不要因为自身工作不力而忽视教师学习培训后有效作用的发挥。每周参加一次集体备课活动,每两周写一篇有一定质量的教学反思或教学随笔,每学期阅读一本教育教学专著,研读一种与所教学科相关的教学杂志,自制一份有一定水准的教学课件和电子教案,上一节高质量的电教展示课(汇报课、研究课除外),每学年参加一次上级组织的教师教学观摩或培训,参加一次与教学相关的比赛或达标验收,写一篇有一定分量的教学论文或案例设计上送评奖或刊物发表。二是用好网络资源。学校充分利用现有的网络资源,组织学科教师聆听名家名师专题讲座,观摩名师名家的课堂教学,有针对性的展开讨论,结合自身教学进行反思,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借鉴经验,优化教学,少走弯路,快速成长。三是夯实“反思”环节。全校上下统一认识,进一步抓实抓好教学反思工作。教学反思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一个重要途径,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是连接教师经验和教学行为的桥梁。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认为教师成长的公式是:成长=经验+反思。他还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最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教师树立反思意识,培养反思品质;明确反思内容,选定反思形式(内容可为成功之处、不足之处、教学机智、学生创新、教学设计等;形式包括教学个案分析、小组交流反思、课例反思等);重视对课堂教学的反思((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好 范文网wWw.)可以是课前的前瞻性反思、课中的调控性反思、课后的批判性反思)。学校充分利用已有的网络办公平台和教师博客群,通过设置“教后反思卡”、 “教学故事卡”“教学随笔”等形式把教学研究转化为教师的个人意识和自觉自愿的行为,让教师在反思中磨炼自己,在反思中提高水平,实现教师教学水平和研究水平的长足进步。

3、把传统的“四个活动”做实。学校搭建交流切磋平台,相互学习借鉴,促进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一是继续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示范作用,学期初骨干教师上好一节示范引路课;二是充分发挥已有的网络办公平台和教师博客群、qq群的作用,扎实开展“教学沙龙”活动,营造宽松、自由、民主、和谐的教学交流氛围,让教师在“聊一聊”、“议一议”“说一说”中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把体会说出来,把观点亮出来,把问题和困难抖出来,共同探索、积累高效教学的新思维、新方法。让教师在交流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理论的熏陶,在无形中构建一种新型的校园文化,使他们得到扎实的锻炼和明显的提高,教育思想、教学观念、课堂实践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三是召开骨干教师校级专题论坛会,利用骨干教师敏锐的学术眼光和较高的理论基础、教学实践水平,紧紧抓住学校的实验课题,精心策划,认真准备,组织交流,及时总结,改进教学。为骨干教师搭建畅谈教育理念,交流教学体会,介绍教学经验,切磋教学技艺,互动教学反思,相互学习成长的平台。四是每学年编辑一本校本培训经验集,总结经验找差距,使我校校本培训一年一步新台阶,长足发展。

三、扎实开展教学研究,确保研训一体高效优质。

1、优化备课质量。教学系统是一个由若干要素构成的开放的复杂系统,备课只是其中的一个要素,它是教学过程的设计,是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教学知识的内化与活化,是对学生的研究与关注,是教师自身的再学习再提高。要想提高教学质量,要想使教学的整体作用大于其构成要素的作用之和,就必须要在备课上动脑筋、下工夫。一是优化备课方式,提高备课质量。继续推广“红蓝笔双案”教案模式,预设方案,研究修改,定型施教。中青年学科教师尝试电子备课(使用电子教案模式),网上办公,网上教研,减少教师无用的抄写工作,增加教师钻研教材、分析学情,学习名家案例、收集整理资料、精心设计教学过程的时间,提高每节课的备课质量。二是初小部继续开展“校级”联合、学科互动、主题研究、资源共享的集体备课活动。年级学科组做到“六个统一”。即:学科教学计划统一、学科备课活动统一、学科备课体例统一、学科教学进度统一、学科教学课件统一、学科教学检测统一。三是更新教学手段,整合教学资源。学校鼓励教师广纳网络优秀资源,大胆借用名家经验,结合实际尝试实践,辅助学科教学教研,提高平时课时效率。学科教师尽量做到堂堂用好电教设施,每学期至少利用电教设施辅助教学20节以上(骨干教师在30节以上)。

2、夯实学科研讨。一是优化研究内容。主题即问题。学校将重研究教材和课标转移到重研究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上来,除解决本校学科教学突出共性问题外,应选择市教科中心学科专题组织学科教师进行集中公关(专题:“教学方式方法手段技术”、“学科整合”、“学段衔接”、“课内课外结合”、“课堂教学模式创新”、“调动和发挥教职工主观能动性”、“快乐学习”、“防止厌学”等)。扎扎实实地抓好课题研究,将课题研究前置,以课题研究带动教学实验,以教学实验带动课程教学,力求阶段研究出成果,课堂教学大改观,教师能力大提升,学校特色大显现。二是继续按镇中心学校“三维创新研究模式”开展研究活动。“校内活动式专题研究”,学校依据校情和已申报的课题与常规教研活动相结合,开展人人上一节展示课的校本教研活动(不含其它活动上课),做到活动有针对性,有目的性,有计划性,有实效性,有可查性。活动包括所有学科(含综合实践活动),每次课资料包括“四个一”。即:一份教学设计、一份教学实录、一份教学说课与反思、一份集体讨论记录;“校际间的互动式专题研究”,初小部仍然以年级学科组为单位,在年级学科组长的带领下,实行“校级”联合,形成互动式的教研群体,定期开展活动,做到“七有”:有安排、有主题、有课例、有考勤、有讨论、有备课、有实效。三是积极参加市“教研协作区”的学科集体备课、学科带头人示范课观摩、学科专题研讨等活动,虚心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积极推广本镇教学教研成果,走出去,请进来,加强与外地校际交流活动,不断优化我校教学教研工作,提升教师教学研究水平。

《小学2014年秋季教学教研工作计划(精选多篇)[本文共11843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