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暑假作文补习班讲座
暑假作文补习班讲座
暑假作文补习班讲座
追根求源 对症下药
孩子作文水平的高低跟老师、家长的引导有很大的关系。基于这个原因,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和自己的理解,我写下了以下几方面的看法,希望能跟各位家长交流,共同提高孩子的习作水平。
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我发现送孩子来补习的爸爸妈妈们有一个普遍的思想认识:我的孩子作文写得不好。首先从思想观念上给孩子一个暗示:因为我的作文写得不好,所以爸爸妈妈才送我来上补习班。我很想追问大家:小孩子的作文写得好的标准是什么?是不是必须像中学生及成人以及作家那样,下笔千言洋洋洒洒才叫作文写得好?显然不是。
以前作文叫"作文",实施新课程改革后,作文更名了,改叫“习作”了,顾名思义,习作是学习写作,小学生习作的要求是,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养成用文字表达的习惯,学习用规范的书面语言来“写我口”“写我心”。 基于这样的要求,我们在孩子学写作文之初,最不能忘记的并不是耿耿于怀的“孩子作文写得不好”,最应该反问的是“我的孩子作文为什么写不好”,最应该做的就是努力睁大双眼去发现孩子习作中的亮点,哪怕是一个用得好的一个词一句话,我们都要像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样去赞叹,从而激发孩子的习作热情,在孩子心田里注入习作的动力。
开班第一天,我让孩子以“我——作文”为题,写一篇作文。严格来讲,不应称之为作文,而是写写自己的心里话,我让他们谈一谈自己对作文的感情,30名孩子中,有8名学生写的是“我恨作文”,22名孩子写得是“我喜欢(爱)作文”。恨作文的孩子理由大致和归纳为:1、来自家长的压力(举例);2、分数的压力(举例);爱作文的孩子理由很充分,“我可以在文中自由飞翔”“能让我把内心世界的话一饮而尽(一吐为快)”“可以锻炼我们丰富的想像”“可以把喜怒哀乐表达出来”等等。由此看书,那几个恨作文的孩子,是压力导致他们“听文心怯”“望文生畏”,从而渐渐丧失了作文兴趣,产生了对习作的抵触心理。
做为孩子习作的引路人——老师和家长,首先要能蹲下身子,站在孩子的角度来读这些显得稚嫩的文字,用在矿石中发现金子般的惊喜心态,来赞赏孩子的每一次表达,调动起孩子的表达兴趣。当有一天,你的孩子尝到了用文字表达的快乐,天天都想写,都想把他的文字拿给你欣赏的时候,因为想得到你的认可嘛,你一定笑得合不拢嘴吧。
二、生活是习作的源泉
孩子在我们的赞赏下爱写作文了,有作文兴趣了,这只是万里长征迈出的第一步!接下来,我们要解决孩子习作的素材问题。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孩子习作也一样,腹内空空,提笔大脑一片空白,怎么能写出好作文呢?
如今的孩子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了,可作文素材却越来越少了,原因何在?是因为他们缺少一双慧眼,一颗慧心。
著名艺术家罗丹说过:我们的生活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孩子每天从早上起床到晚上上床,中间除了吃饭,上课、写作业,睡觉,确实没什么值得关注的事情。可是,单调的生活是不是真的就没乐趣可言了呢?并非如此,我们可以让他们问问自己:闲暇之际,你有没有抬头望望天空,欣赏过蓝天白云?忙碌之中,你有没有上过一节感觉舒心的课?你有没有从家庭校园两点一线的生活轨迹中感受到一种充实?你有没有从妈妈忙碌的身影里体会出一种深深的爱?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生活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富不断,溪水自然活泼泼流个不歇。”
学生学会了关注生活,体验生活,写作文时才有米下锅。听人说过《美国孩子十岁之前必须经历的32件事》,我对照一下,我们的孩子体验的极其少,所以,当孩子想下河游泳时,带他去吧,让他跟大自然亲密接触;当孩子想动手帮你洗碗的时候,让他洗吧,哪怕他洗得不干净你再重新洗;每天抽出几分钟时间听听孩子的心声,或者陪孩子出去走一走,让他们抬头看看蓝天,低头观察一下小蚂蚁,感受生活的乐趣,从而为习作储备素材吧。
开班第二天,我给学生讲了《小学生习作的十种形式》,目的就是为了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他们只有养成了观察和体验的习惯,才能从平淡的生活中品尝到不平淡的滋味。
三、欲作文,先做人
我们送孩子来补习作文,更多的是想学到一些作文的技巧和方法。武侠小说里有句话叫“无招胜有招”,一招一式如果仅仅停留在技术层面,学生的习作能力就没有后劲。傅雷在告诫傅聪学音乐时所言:“你要做个好钢琴家,首先要做好文化人,再做好艺术家,再做好音乐家,再做好演奏家,最后才是做个钢琴家。”引用一下,“要想写好作文,要先做个好人,做个真实的好人,做个善良的有独立思想和个性的好人。” 我给学生念过一篇作文,题目叫《我的理想》,全文如下:阿爹还没走(当地人称死为“走”)的时候,他对我说:“你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长大做个科学家!”阿妈却让我长大做个公安,说这样啥都不怕。我不想当科学家,也不想当公安。我的理想是变一条狗,天天夜里守在家门口。因为阿妈胆小,怕鬼,我也怕。但阿妈说,狗不怕鬼,所以我要做一条狗,这样阿妈和我就都不怕了。
听说这篇作文被老师批了个大叉,可当我念给学生听后,他们久久不说话,然后我让他们谈感受,大家都从这显得幼稚的作文中体会到了一种心酸,一种感动,能说这不是好作文吗?后来我布置学生也以《我长大了想做什么》为题,写一篇作文,以此来考验一下孩子们会不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从学生习作来看,只有9名同学能达到“说真话、表真情”的要求,大部分孩子习惯了在作文中写一些假、大、空的口号式的语言迎合我们老师和家长,从中看不出童真童趣。
请听孩子是怎么说的:
赵天亮:长大了想做老板,过上富裕、快乐、美好的生活;
汪宇帆:想当一个有钱人,因为大姑对他非常好,他想长大了用钱来报答大姑;
李京媛:长大了想当老师,因为做自己想做的事快乐、有意义;
郁翰林:想当一名清洁工,他认为如果没有清洁工,地球会变成垃圾山;还有他被清洁工的精神感动了,不管严寒还是酷暑,不管刮风还是下雨,他们都按时起床;
罗保麟:长大了想当保安,从他的描述中,我能感受到他的称职;
黄凤娟:想当医生,因为小时候住在山里,亲眼见到两次生病的人不能得到及时治疗的痛苦,所以她说我想但医生,把诊所开到山里,如果有人的钱没带齐,我会先看病,再说钱的事;
周鑫逸:想做电视修理工,因为家里的电视老好重影,当了修电视工人,父母可以安心看电视,结尾还说虽然修电视让人瞧不起,但能为亲人造福,我感到自豪;
张致远:想当老师,因为害怕自己的孩子长大了没人管学坏;
王森林:想当画家,因为自己喜欢画画,长大了当画家挣钱,还家里欠的房子钱,展示自己的画免费让人欣赏。
……此处隐藏6597个字……校,吃亏的还是自己,所以宁愿现在累一点。导致学生反而都是自愿补习。他们觉得放假了,学业放置了,担心时间长了会遗忘,害怕跟不上进度,害怕落到其他同学后面。顶着如此大的压力怎么能不自觉的学习呢,怎么能放宽心然后轻轻松松的过假期呢。另外,学生跟家长都一致认为,费用不是问题,只要拥有一个好成绩,什么都是值得的。说到底,就是为了提升成绩。可是,一味的补课就真的可以提高自己的成绩么?这只是处于压力下的一种慰藉罢了。第二,“应试教育”体制
有这样一句话“在应试教育体制没有改变的情况下,补课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升学率。暑期补课不过是应试教育的衍生产品,只要有考试,假期补课就难叫停。”很明显,“应试教育”体制无非就是跟高考的分数挂钩。所以,即使自从2014年起,教育部颁布过“禁补令”,到现在已经十年了,然而却没有任何成果,反而使“禁补令”成了“进补令”。而“禁补令”的落空就是缘于“应试教育”的体制,还有高考升学率这一指挥棒。
第三,教师的“私心“
实际上,大多数学生根本没有必要补课。但有些家长,根本不清楚自己的孩子到底水平是多少,究竟需不需要补课。所以,就被被老师、学校煽风点火而起了补课念头。既然是老师帮忙“点火”,所以补习班的当然是自己开喽。这样的例子有很多,其中有一位家长这样说:孩子参加的虽然是校外辅导班,可上课的老师是孩子的任课老师。虽然名义是自愿报名,但班里大多数学生都来了。因为补课时会讲下学期的新知识,别的孩子听了,你的孩子没听,开学后怎么能跟得上?再说,家长也怕孩子不补课会得罪老师。但是,就真的有那么多学生需要补习么?作为一名老师,你的职业道德底线又是多少呢?正是部分老师把教职看成
掘金的机会,所以最终导致很多没必要补课的学生都加入了补课大军。
其次,还有这样一种说法:孩子找老师补课就会受到重视。某位家长说自从找老师补课后尽管费用高了一些,一个月就要进千元。但原来经常被老师忽略的女儿,现在不但被提问的次数多了,而且老师还经常打电话到家里,与家长沟通孩子的学习情况。花钱得到老师的重视,家长也就觉得这钱没有白花。身为一名老师,教育学生,关注学生本来就是职责所在,怎么能够通过这样的方式才对学生尽到自己的职责呢。
第四,家长的错误态度
首先,很多家长认为让孩子上艺术类暑期班根本就是在浪费时间,浪费金钱,学那些有什么用呢,当然不如上文化补习班学习。因为他们不了解培养兴趣的重要所在,只是一味的看孩子的成绩,不管好或坏,都要送去补课,这只是一种从众心理。从而忽略全方面的发展。
其次,假期是学生们的假期,而在这期间家长们都还在上班,根本没有时间照看。难道就放任孩子在家看电视、上网么。所以,送去补习班只是为了有人可以给看管着,学多少算多少。根本不在意他们的学习和成绩。这是一种极其不负责的态度跟做法。
二、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
思想观念跟心态是关键。
第一,结合实际,查漏补缺,切勿盲目补课
很多家长跟学生总是一味的盲目补课,一味增加学习负担,不仅难以进步,而且学习会更加恶化。看到其他同学上自己也跟着上,生怕落到别人后面。从来不根据自己的学习实际情况来选择。其实,需要补课的并没有那么多,家长一定要帮助自己的孩子认清楚自己的能力和实际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有目的性的补习。
第二,学校以及社会应该担起更多的责任
每一个人作为学生从小一步步长大直到成人,是以社会为依存去拼搏、去努力、去奋斗。所以,社会应该担起更多的责任来培养和引导。而学校,是每个人必经甚至是最最重要的一条路,所以,它更应该认真负责的去教育,加大力度的
去管理。
1、大部分学校一到假期就大门紧闭。其实,学校完全可以利用假期给学生们提供一个很好的场所。例如:图书馆、体育馆、足球场等等。这些场馆的开放可以让学生能够更自主的学习,更自由、更尽情的娱乐。另外,学校还可以举办一些集体活动,例如:拓展训练、各项运动比赛等等。不仅可以使学生们增强集体荣誉感,还可以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身体健康、精力充沛才能更好的融入到学习中去。
2、社会应该举办和组织一些活动,虽然作为一名学生,但是不能只在同学和学校的范围内活动。应该融入社会,了解社会,适应社会。所以,社会应该多组织一些服务、参观等活动。让学生们更好的与社会去沟通、去交流、去奉献。从而,扩大自己的生活圈,并从中获取知识,积累经验。
第三,全方面个性化辅导
有一位老师说过:孩子不是机器,一按开关就开动。每个孩子的个性、特点、喜好、禀赋等各不相同,同一个老师教,有的优秀,有的落后,相差悬殊很正常。所以,提升成绩最关键的是,对孩子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习惯以及各学科情况,进行全方位的测评诊断,因材施教,为孩子量身定做一套“个性化”的辅导方案。所谓“个性化”辅导是指在精确诊断学生学习兴趣、态度、方法、能力、应试心理、应试技巧等方面基础上,根据学生学习潜能和上升空间为每一个学生量身定制个性化学习方案和辅导计划,从而因材施教、全面化教育。“个性化”教育除了传授知识,更加强调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沉着冷静的心理素质和积极健康的生活心态,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品质。
第四,可以采取一对一或小班集中式辅导
与大规模辅导相比,小班集中式辅导模式有着明显的优势。这样一来,老师与学生之间接触的时间增多,能够充分地了解每一个学生。而且老师在进行教学准备中就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对学生加强个别指导,同时还可以针对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开展因材施教,找到不同学生知识掌握上的盲区、弱项还有失分点。随时掌握学生在学习中的进度和提高程度。另外,人数减少后学生在课堂上占用的时间、资源增加,学生可以能够更自主地表达自己的看
法,开展能动的创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此外,实施小班集中式辅导,学生之间相互干扰比较小,师生互动几率增加,学习气氛也会变得比较轻松愉快。这样学生的成绩才会有所提升。
结语:总体来说,还是那句话:思想观念跟心态是关键。
首先,希望所有的家长们能够充分了解孩子,并且好好培养其兴趣,而不是一味的学习学习,把成绩视为第一。其实兴趣非常重要,它是每个孩子心中的追求和执着。这样才能丰富他们人生,生活才不会干枯无味,才会多姿多彩。每个人都需要全面发展,但是要有一方面最优秀,就像交朋友一样,应该广交,但是知心好友一个足矣。
其次,希望作为孩子的我们,应该永远保持一个好的心态。心理素质非常重要,俗话说:把压力转换为动力,希望压力是促进我们前进的波涛而不是肩上的包袱。另外,我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爱,艺术、兴趣的培养对一个人非常重要。把它作为放松自己,调节心情的工具,千万不要抛弃。
最后,通过这次社会实践调查,让我近距离的接触了这个社会,也让我更深一步的了解了社会。获得了很多宝贵的经验,为将来以后正式步入社会奠定了一个非常好的基础。